2025年4月11日,应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的邀请,德国马尔堡大学pg娱乐城
的Gilbert Gornig教授以《受教育权的国际保护与德国教育法规》为题,为第163期“中德法学论坛”做学术讲座。

讲座海报
本次论坛由pg娱乐城-电子博彩
副教授、中德法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徐凌波主持,河海大学pg娱乐城
葛勇平教授、孙珺教授和南京大学教育学院王世岳副教授、李晴准聘副教授、金健准聘助理教授作为嘉宾与谈。河海大学pg娱乐城
孙珺教授担任本次学术活动的翻译。中德法学研究所各级博士、硕士研究生与河海大学pg娱乐城
学生参加了活动。

在pg娱乐城
楼前合影
讲座伊始,徐凌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Gilbert Gornig,并向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孙珺简短回顾了Gilbert Gornig的中德法学交流史。Gilbert Gornig以“退而不休”的躬耕精神持续投身法学教育事业,除了被疫情不可抗力限制的那几年,在退休前后数十年间,他始终保持着每年赴华讲学的传统,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等形式持续推动中德法学前沿理论的对话与互鉴。

在中德法学研究所合影
Gilbert Gornig的本次报告结合相关的国际法文件,分别从全球层面及欧洲层面讨论受教育权的国际保护,从全球治理框架到欧洲区域性机制展开法理分析,并从德国联邦与各州的管辖、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视角深度剖析教育立法、时代变迁中的现实教育问题。
首先,Gilbert Gornig简介了德国教育发展的背景。作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工业化国家,其引以为傲的治理智慧与科技创新能力根植于深厚的教育传统。德国通过多层级法律架构保障受教育权,凭借制度化的教育治理体系,持续培育高素质人才以驱动社会发展。
其次,Gilbert Gornig详细介绍了受教育权的国际保护规范,尽管《世界人权宣言》不是国际条约,其第26条对受教育权的规定缺乏强制法律约束力,但之后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在文化权利的意义上对受教育权进行了详细规定,承认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强调教育应在鼓励个体发展以及促进各民族了解、包容、和平友好相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要求缔约国推行免费初等教育,并渐进推行中、高等免费教育。此外,中、德两国均切实落实的《儿童权利公约》在第28条也规定了受教育权。随后,Gilbert Gornig围绕《欧洲人权公约》《欧盟基本权利宪章》进一步阐释了欧洲层面受教育权的保障框架以及《欧洲人权公约》与《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在适用范围上的区别,说明了《欧洲人权公约》第14条所规定的受教育权的具体内容。
继而,结合《德国基本法》第59条第2款,Gilbert Gornig分析了国际条约在德国内部法律体系中具有低于宪法、同于联邦法律位阶的地位。在国际层面,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适用,任何国家不得以国内法为由逃避国际条约义务。在联邦制的德国,教育事务属于各州的管辖范围,《德国基本法》并没有直接规范受教育权的明文规定,而是通过第2条、第6条、第7条规定的个性发展自由、抚养及教育培养子女的这一“父母自然权利”、国家的教育监督权为受教育权提供了源于宪法性基本权利的保障。在州层面,以《巴伐利亚洲宪法》第131条为例,强调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也要塑造心灵与品格,从精神维度、人格塑造、审美追求等方面促进多层次的教育培养。
最后,Gilbert Gornig以“权利——义务”为理论框架,结合德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系统解构了德国相关的教育问题,借助移民产生的文化冲突及语言障碍、中学分流的个性化教育诉求、教师惩戒权限的变迁、各州教育资源的差异化、智能手机的运用等实例着重剖析了就学义务与就学权利之间的张力关系,并以高校自治为核心简介了高等教育法。

报告现场
在嘉宾与谈环节,徐凌波首先进行了总结,感谢Gilbert Gornig翔实的报告内容。
随后,葛勇平从国际法与德国国内法的关系角度进行了分享,重申了国际条约优于国内法适用这一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围绕元论与二元论阐述了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分野,分析了德国在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冲突时的不同理论观点。继而总结,在国际层面,当国内法律规定与国际条约发生冲突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除非存在显而易见的否定条约效力的因素。
孙珺侧重从欧洲法与德国国内法的关系角度进行了分享,说明了关于欧洲法定性的不同观点,继而介绍了处理国内法与欧洲法冲突问题的效力优先理论与适用优先理论的区别,并借助实例阐释了适用优先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分属德国国内法与欧洲法这两个不同司法管辖权范围的当事人不得以平等待遇原则为由维护自身利益。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德国各州之间,而教育事项恰恰属于各州管辖范围。
王世岳立足于德国的教育分流政策,围绕中、德两国在“双元制”职教模式设计发展上的异同、职教体系内工厂实习的强制性安排涉及的权益保障及所属的法律领域等问题进行了分享与提问。
李晴从作为部门行政法的教育法角度分享了独到的见解,围绕央地事权配置差异、教育法规范属性争议、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保障、不同主体教育相关义务的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分享与提问。
金健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指出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双重挑战——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与“双减”政策叠加效应下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缩减等问题,就此进行中、德比较分析并提问。

嘉宾与谈现场
Gilbert Gornig结合实证案例,对与谈嘉宾的分享及提问进行了系统性回应。他再次强调,在国际层面,国际条约的适用优先于国内法,欧洲法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在联邦制架构下,德国各州享有教育事务自主权,这一制度设计虽导致区域性教育标准差异,但在涉及跨州的事项上采取了动态灵活调整措施以确保教育公平。Gilbert Gornig还说明了关于就学义务的州宪法规范,并从总体上表达了对德国职业教育制度的认可。最后,结合德国的客观实例,针对德国近些年的人口结构变迁及移民问题产生的连锁效应分析了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报告、分享及互动,本次论坛比较全面、系统地从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等多维度阐释了“受教育权的国际保护与德国教育法规”相关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圆满结束。

合影